<strong id="aamyf"></strong>

      <em id="aamyf"></em>
    1. <form id="aamyf"></form>

      400-6676-909搜索

      公司動態 |行業動態

      藥品集采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

      信息來源:人民政協報 發表時間:2022-02-18

     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是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。長期以來,醫藥領域存在的價格虛高、流通不規范等問題,成為“看病貴”的主要原因之一。2018年底,國家開始啟動實施“以量換價”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,3年來取得明顯成效。截至目前,國家集采共開展了6批,覆蓋234種藥品,前5218種已落地實施,包括了“三高”等慢性病和常見病的主流用藥,平均降價50%以上。同時,不少天價抗癌藥也“高臺跳水”。有關數據表示,自帶量采購以來,已累計減輕病患負擔超2500億元。

    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,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。”充分發揮集采“小切口”對“三醫聯動”改革的大效應,實踐中建議進一步把握好幾個關系:

      一是降價與保質的關系。一方面,科學評估藥品、耗材生產成本,確保“低價中標”不走向“唯低價論”;另一方面,加強監管服務,確保中標產品市場擴容、產能擴張后降價不降質。

      二是市場競爭與產業促進的關系。既通過引導企業公平有序競爭倒逼國產藥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,鼓勵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倒逼更多原研藥“專利懸崖”實現,又科學約定中標產品市場采購量,進一步完善帶量采購方向的省級平臺集采,有序引導、釋放企業市場預期。

      三是“騰籠”與“換鳥”的關系。一方面,集采節省的醫保資金應更多用于創新藥、“救命藥”通過談判進醫保目錄;另一方面,按規定獎補給醫院的激勵金要兌現到位,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要不斷健全完善,只有補償機制理順了,才能讓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專心于“看好病”,只選“對”的,不選“貴”的。

      四是順應群眾期盼與科學合理用藥的關系。加大力度推進國家帶量采購的同時,強化宣傳引導,打消群眾顧慮,以免“過冷”導致不愿使用集采中選產品;同時,也要避免“過熱”導致的未中選產品被“一刀切”簡單停用,甚至“踢”出目錄,以更好滿足臨床治療需求,讓患者和醫務人員有更充分的藥品選擇權。

      藥品關系到每一位病患者身體健康,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。國家集采政策不斷完善,不斷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      0
    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av

      <strong id="aamyf"></strong>

          <em id="aamyf"></em>
        1. <form id="aamyf"></form>